【萌达育儿】如果孩子街头耍赖,我们家长怎么办?
时间:2015/4/7 17:32:34 来源: 作者:孩子在公共场所“耍赖”无论发生在国外街头还是中国街头,父母都应该尽快采取措施控制住场面。毕竟孩子的大声哭闹不是小事。这时候,选择什么方法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分享一位父亲的真实示范,这种做法值得大家学习一下哦。
1、老外爸爸示范:孩子大闹公共场所可以这样做
街头,一位父亲领着5岁的女儿,正沿着人行道走着。父亲和女儿还在聊着天,可就因为一句话不合,5岁的小女孩被惹怒了。瞬间,原本乖巧可爱的小女孩变得小脸气得发红,上气不接下气,又是跺脚又是摇头的,拽得紧紧的小拳头在空中愤怒地挥舞着。比这更严重的是那尖叫的哭声。
发生以上情况,我们的不少家长可能会尽快地制止孩子,或是选择满足孩子的需求以安抚孩子孩子的情绪。那么这位父亲是怎么做的呢?
这位爸爸从容地离开怒火中烧的女儿,与女儿保持一定距离并将背随意斜倚在一旁的墙面上,明显甚至夸张地摆出一副轻松、耐心、不带威胁成分的架势。接下来,父亲开始语气平和地与女儿谈话,在谈话中,他解释说,无论是什么事让女儿生气都是可以商量的。他的女儿由此而明白了父亲表达的东西并渐渐平静了下来。一场街头危机就此化解。
以平等的姿态跟孩子谈谈,比制止孩子或满足孩子更有效。一方面这能平静孩子的情绪,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知道,这种吵闹是无法达到让家长顺从自己的目的的。各位爸爸妈妈若遭遇孩子大闹公共场所的情况时,可以尝试这位爸爸的做法。
2、国内的礼貌教育缺乏对孩子的理解
如何培养孩子在公共场所的礼节礼貌,相信不少的育儿书籍、资料中都有介绍。可真到做起来,有些爸妈却觉得孩子完全不受控制。一位曾在海外幼儿园做过实习老师的网友表示,国内的礼貌教育太过教条,缺乏对孩子的理解认同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3、教育孩子不能仅停留在令行禁止上
小孩做错了,有些父母虽然会制止,但是会跟孩子说“哎呀怎么这样呀,下次可不许喔~”、“你再这么做我就揍你!”这是典型的熊孩子养成之路。 为什么不许?父母有没有和孩子清讲道理呢?有没有告诉孩子这么做错在哪里、为什么公共场合喧哗是不合适的?
再次犯错后,父母还是说同样不疼不痒的话,父母觉得这样已经算教育了孩子,没啥问题,可小孩已经不把家长的话放在心上了。于是,接下来,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了起来,如果父母喝斥他,他会吵闹得更凶。 其实,对孩子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应当让孩子明白令行禁止背后的原因,比如会影响别人、会跟自己造成人身危险等等,而不是单纯地喝止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