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声】静待花开
时间:2015/3/30 17:43:33 来源: 作者:曾在网络上看过一篇刘继荣的文章,她描述一个小姑娘的理想就是做一名站在路边鼓掌的人,孩子清澈的眼神、纯真的愿望和豁达的心境足以令她的母亲和老师泪流满面。是的,我们这一代家长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初到萌达时女儿一岁十个月,试听课时Jenny老师和乖乖两个人上满了120分钟,就这样我们成为了“儿童之家”最小的会员。那时园里的老师最常问我的是:“乖乖这么乖是因为她的名字吗?”我说:“不!因为她比较安静”,那时的我还解释不了乖乖是如何通过周围的环境来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
女儿八个月起,我们在一家美式早教机构学习,我喜欢那里的双语环境,那边的课堂上就是享受亲子时光简单的玩,而萌达这里是让孩子坐下来安安静静的享受专注。
女儿是那种兴奋点很高的人,当我看到美式早教课堂上的其他孩子在手舞足蹈到处跑的时候,我会很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参与度不高?她为什么总是在观察别人而不是和其他孩子一样开心地跑?课下交流的时候指导老师说:“这是因为乖乖的性格,她就是这样的性格没关系。”虽然老师给了我解释,可我还是心神不宁的。当我接触到萌达,读到了正统的蒙氏理念的时候我的心突然亮了!蒙台梭利讲:“专注是科学家的品质。”一个正常的儿童,他应该是沉静而又安详的,长久的观察也是一种专注,专注是思维活动,专注产生智慧,一个人没有这种品质不可能会成功。
在细读蒙氏的“敏感期”以后,在家里我为女儿购置了沙水池,一开始放米,过段时间米生虫就换了一池水给她玩,可没多久家人担心孩子总玩水会生病就把沙水池收起来了。接下来我发现了一个连锁反应:乖乖在“儿童之家”的整节课都站在洗手台前玩水洗盘子。那天回家以后我对外婆提出了一个要求,沙水池要注满水重新拿出来。“儿童之家”的孩子是自由的,自由选择工作,选择感兴趣的工作,喜爱玩水玩沙是儿童的成长规律之一,但她整节课都在淘水就说明她没有被满足,生活环境限制了她,所以当她来到一个自由的环境以后,她要继续完成她的自我构建。果真是这样,从此以后乖乖再也没有出现过整节课玩水的情况,我庆幸自己能够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她合适的环境并尊重她自我意识的萌发,而架起我与女儿之前桥梁的就是蒙台梭利。
我所理解的早教,意义不在于教孩子而是教家长,教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并进行有质量的陪伴。我希望我的女儿也如片头所叙,成为那样的人--情绪平和,愉快而又自信。如果你爱孩子,就让他精神愉快,你给予了他们美好,孩子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
(本文文字及照片由为萌达会员家长原创,未经授权,请勿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