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达育儿】人生不是百米冲刺,爸妈们慢养孩子前先放慢自己!
时间:2015/1/26 17:13:04 来源: 作者:“有时候,越让你着急的事情可能越是大事;越是大事,你越着急越做不好。因此,你要慢慢地做,把事情做细致了,这样才可能把事情做完美。既然人生不是百米冲刺,那就不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慢下来的话,还能看看周围的风景,目标不变就可以了。这样的话,说不定你走出来的距离会远得多,看到的风景自然就比别人多了。”
其实我们养孩子也是这样,父母都觉得这是一件大事,所以就很着急,很多孩子还小的妈妈跟我说,“您好,我真的好希望我的宝宝能够跟我说话,能够跟我一起阅读”,还有妈妈说,“您好,我的孩子成绩一直不好,有没有好的书能够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每次都能理解妈妈们的心情,因为我自己有时候也是如此,希望孩子赶快长大,我就能带他做很多很多我早就计划好的事。
但是,很多时候,和身边的朋友聊天,往往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长大了累,还是小时候好,无忧无虑”。所以一定要孩子好好多玩几年。
养孩子,还是要坚持慢养,孩子的早期教育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习惯、态度以及思维方式。时下有一句很流行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着这句话,做父母的纷纷为孩子制订了各种学习计划,请家教,报培训班,上贵族学校,争先恐后,忙得不亦乐乎。还有一句话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不论自己怎样辛苦,做父母的都要想尽办法,为孩子做好一切超前教育,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估计不少的妈妈已经在搜罗寒假补习和培训了,您三思)
现实生活中,很多起点高的孩子,到后来并不一定跑在最前面。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跑在了众多孩子的后面。王安石在他的《伤仲永》中讲述了一个天才小孩最终变得和常人无异的故事。其实,现在很多小孩的成长之路也和仲永类似。孩子初生之时,父母往往为他的每一分成长感到骄傲,生怕他受到一丝挫折,当他稍长,父母总是不惜余力地为他的前途作无数的设想,尽自己所能去为他扫清前进路上哪怕是一丝的障碍物。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人生之路,并不是越顺利越好,也不是起点越高越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起步太猛、起点太高,遇到的挫折也就越多。有些孩子因为前面过于顺利,没有遇到什么挫折,也就没有多少应付挫折的经验。当困难来临时,他孩子往不知道应该怎样应对,结果一下子就被击垮了,从此一蹶不振。
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越快越好。要长成参天大树,就得经历自然界的风吹雨打。那些温室里培育出来的花草,或者是人工管理得好的树木,往往在面对风雨时显得弱不禁风。古语中有“大器晚成”一说,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很多成大器的人并不是天生具有过人的天赋,也不是靠别人给他很高的起点,他们大都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教育孩子确实是一件大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也可以理解。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也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父母想尽办法,让孩子去按照成人为他们设定的各种模式去学习,去参加各种他们喜欢或者讨厌的学习班,这样急功近利的教育,就一定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将来吗?这是值得父母深思的。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天赋,父母要做的是发现它们,并悉心培养。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父母不要强行干涉,把它们像木偶一样操纵。
慢慢地走,有时候,看到的风景更多。
(文章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