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达早教】宝宝六岁前17个敏感期之空间敏感期
时间:2014/7/7 22:00:43 来源: 作者:【空间敏感期出现时间】
从1岁半持续到6岁左右,呈螺旋状发展。
【什么是空间敏感期】
因为我们最早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突然到了一个大的空间中,所以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在反复的体验里边跟外面的情景,反复的感受,大的空间的喜悦,和小的空间给我们带来的安慰。当我们愉悦的时候、痛苦的时候,伤感的时候,我们总是在不同的空间里来回。
【另类表现】
1、
这样理解和应对:让他去探索吧!下一次,他就会胸有成竹。他是在全方位使用他所有的感觉系统去感知空间、探索空间。
2、
这样理解和应对:这就是科学逻辑的起始点。弹力球是幼儿最初探索空间的好东西。可以给他买一种类似“小狗下坡”的玩具。因地心引力,小狗会从坡上缓缓走下来,发出悦耳的“哒哒”声。通常,孩子会急切地拿起小狗,把小狗的头掉过去,想让它再从坡上走回去,可小狗只能从倾斜的坡上下来,不能回去。也可以通过物体的移动,让孩子感知空间。当他推着小椅子跑来跑去时,也是在感受着自己发现的空间。
3、
这样理解和应对:不要说他,给他一个容器,让他自己玩。当他将豆子撒到其他地方,观察豆子“啪啪啪”落地的情景时,他是充满了惊喜的,他是在通过抛洒物体探索空间,感知他和物品、空间之间的关系。
4、
这样理解和应对:不要担心,孩子对空间有判断力,一个在自由中长大的孩子,会做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事情。要有耐心,放慢自己走路的节奏,在旁边等待孩子,观察孩子,配合孩子的节奏。一般情况下不要抱他,不要打扰他自己的探索过程。他是在通过攀爬感知空间。
5、
这样理解和应对: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把外面的东西塞进去,是幼儿认知空间的最初过程。
6、
这样理解和应对:在这些操作中,孩子们发现空间形状并感知序列,通过错误对应和正确对应的比较,掌握空间概念,为将来学几何打下良好基础。
7、喜欢钻到桌子底下,或者大纸箱子里;还喜欢独自呆在一个空间中。
这样理解和应对:他在体验独自的空间,不要打扰他。
8、被新的现象所吸引。比如,带他去公园,他被小水管吸引了,把小草、小叶放在水中,小叶浮了起来,小草和小叶还会顺着水流走。
这样理解和应对:孩子通过物体的位置探索空间,通过物体的运动探索空间,通过不在视界中的物体探索空间,通过弯曲的视界探索空间。这些都是空间的要素:直观的位置,直观外的位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他们由此形成空间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