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达健康】孩子溺水别急“倒”心肺复苏术最重要
时间:2014/7/1 20:14:33 来源: 作者:炎炎夏日来临,儿童意外伤害逐渐增加,假期安全问题再受关注。防止意外的发生,除了家长严格看管之外,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同时也为抢救生命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
据悉,一幼儿因发烧捂热后晕厥于小澡盆溺水,家人采取了简单的吐水处理后便送医院。而实际上,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溺水者,正确的做法是争分夺秒开始心肺复苏。
由萌达·蒙特梭利特聘医疗专家谢鹏教授提供的心搏骤停的现场急救——徒手心肺复苏术,在此,分享给更多的家长,希望在关键时刻能与时间赛跑,争取生命一秒!
【心搏骤停定义】
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必须尽快采取急救措施,目的在于尽快挽救脑细胞(缺血4分钟以上开始造成脑损伤,10分钟以上导致脑细胞不可逆的伤害),因此施救要争分夺秒,越早越好。
【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
大动脉搏动及心音消失(立即出现)。
意识丧失。 (发生于心跳停止10-15秒)
呼吸微弱或停止。(发生于心跳停止30秒)
瞳孔散大。 (发生于心跳停止60秒)
面色、皮肤粘膜苍白或紫绀。
PS:依据第一、第二条可以立即就地复苏。
【BLS三步法介绍】
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亦称徒手心肺复苏术,适用于心脏病突发、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意识昏迷并有心跳停止的状态。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公布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此指南重新安排了心肺复苏术传统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A-B-C改为C-A-B。这一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但不包括新生儿。
【心搏骤停急救步骤】
首先呼救120:告知地点、电话、病人情况、现场采取的措施等
进行现场急救:BLS三步法“C-A-B”
C(Circulation,胸外按压)
判断循环:出没劲动脉博动
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
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
胸部按压部位
儿童:将中指放在患儿的肋骨交汇处,在食指位置的略上方。胸部按压的深度至少2.5~3.5 cm,胸部按压的频率>100次/分(>3秒钟5次)
小婴儿:胸骨处,乳头连线下一指。胸部按压的深度至少1.5~2.5 cm,胸部按压的频率>100次/分(>3秒钟5次)
【胸外按压的姿势、手法】
双臂绷直(不能弯曲),与胸部垂直
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
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压,用掌跟按压
放松时手不离开胸壁
放松时需让胸廓完全回弹
PS:错误姿势
A( Airway,开放气道)
去除气道内异物
开放气道:仰面抬颌法(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颏托起)。
检查有无呼吸
看:胸廓有无起伏
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
面部感觉:有无气流呼出
B(Breathing,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后要马上检查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方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
捏紧鼻子
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托下巴,捏鼻子,吹气1次或2次,新鲜空气进入患儿的肺部。与胸外按压配合进行。注:胸外按压15次——人工呼吸1次
重新评价: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min)后,需要再次检查评价。
有效:肤色变红润,瞳孔收缩,能自动呼吸,四肢活动增加,颈动脉搏动恢复,停止按压。
无效:仍无动脉搏动和呼吸,继续进行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意识恢复
瞳孔由大变小
面色、口唇变红润
大动脉搏动恢复
恢复自主呼吸
复苏成功,等待救护车,转送医院继续治疗。
根据美国心脏医学会公布最新版心肺复苏术简单法:只要在两乳中间,双掌扣叠,每分钟按压100下,持续至救护人员抵达,即可达到急救效果。